新闻资讯
NEWS
真实的边境生活是这样子的


一直想好好写一下身边的生活,讲述边境地区的生活现状,近日在家倍感无聊,就决定从边民视角分享一下边境生活。

坐标:广西边境地区,离边境线非常近,近到什么程度呢?

我家离边境线直线距离约两百米,隔壁村最靠近界碑的一户人家仅隔二十米。

墙外就是界碑

这个最靠近界碑的村子明显跟我们村不太一样,家家户户悬挂国旗,并且每年定期举办大型的跨境贸易交流会,吸引了无数边商前往销售特色商品,大大小小的车子从村子里一直堵到两公里外的沿边公路。

界碑不远处就是边民居住区https://www.zhihu.com/video/1206916582733209600

边贸交流主要是一些特色农产品、精制手工艺品和大量秘制的特色美食,我曾去逛过几回集市,吸引我这个吃货前往的最主要是美食,烤猪蹄,秘制烧鸡,越南配方烤制出的烤乳猪,值得一提的便是烤乳猪,外皮金黄,猪皮还渗出几滴油,围观群众直看得眼里充满着欲望。

用手撕下一块烤猪皮,放入口中用力一咬,咔嘣脆,余味无穷。

甭管是你自己亲口尝的,还是看别人尝那一块烤乳猪的皮,这时便强忍不住掏钱买上两斤带回家。

边境其它的村子也有类似的交流会,许多举办的集市会有文艺交流,集市中央有一个大舞台,两国的边民们在台上唱、跳、Rap、对山歌,引起台下一阵阵喝彩。

小孩子们坐在大人们肩膀上鼓掌,挥舞手中啪啪啪响的手掌玩具,开心的笑着。

边民们不像城里人那样不敢要孩子或者是只生一个孩子,一般家庭会养育两个孩子,许多人家会养三个孩子,他们并不觉得养育孩子是很大的负担。

这里面有两个主要的原因,一个是边境居民生活补贴按人头发放,家庭人口多每个月就能多领取一定的补贴。另一个也许是我们是少数民族加上边境这一个特殊的地区,生育政策可生三胎,因此许多家庭会选择生三个孩子。

很羡慕这些孩子,上学、玩耍都是一群人,热热闹闹。

村里有两所幼儿园、一所小学,幼儿园有专车到各屯组每天接送,读小学的小朋友会蹭幼儿园的校车回家,每年交一定数额的交通费。

学校虽然比我读书时环境好,但是教育水平还是落后,学校小,设备旧,师资力量弱,村里大部分老师的学历水平是专科毕业,镇上师资充足,村里的教师却很少,一个老师要教好几个班级,多个科目。

稍有点钱的人家,会去县城买房,让孩子接受相对好一点的教育,让自己的父母去接送和照顾孩子,自己则在村里赚钱。

边民们赚钱主要通过种树,伐木,养殖和拉货这几条途径,挣的钱不多,但也足够生活。虽辛苦一点,但是重在于时间相对自由,比去工厂打工悠闲一点,许多边民去广东进厂打工因受不了气而灰溜溜地回家务农。

边境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,沿边公路旁的村子房子墙壁全部刷得粉白,看起来干净了许多。

实际上,我们边境农村也越来越干净了,农村清洁工程做得很不错,每个村,每个屯都有边民担任清洁工,每日按时到每一户人家清理堆积的垃圾,用斗车运送集中处理,避免污染环境。每个月,会从边境补贴里克扣一定的金额作为清洁费,发放给村屯里的清洁工。

大部分村屯如今带状分布于沿边公路两旁,交通还算便利,驾车到镇上十几分钟,到县城一个半小时,边民们出行很方便。

那些不靠近沿边公路的村子也有水泥路进村,它们离公路仅大约两公里,出门也很方便。

许多边民家里买上了小汽车,最次的也有一辆摩托车,去逛街采购生活用品都很方便,有些边民会去办理通行证,进越南人肉带货回来,一定金额内的物品入关时免税,然后在网络上销售,生意做得挺不错。

边境地区的电网去年刚进行改网,换了更多更粗的电线,每个屯增添电力变压器,农村的电力很充足,再不会有像往日里晚饭时用电量紧张而饭难煮熟的情况出现了。

四条电线,黑色的那条是网线

每个村屯都拉来了网线,有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宽带,有知识的村民们可以使用电脑了解信息和开网店,利用互联网寻找挣钱门道,大部分边民茶佘饭后用手机连WIFI看抖音和快手,观看一些好玩有趣的视频,丰富了边境原本很枯燥的生活。

长期生活在边境地区,有许多边民受生活影响,会讲几句越南语,有不少人与山那面的越南人成为挚友,摆酒请客时会邀请朋友来家里喝酒。

边境上的边民们有不少跨国婚姻家庭,有极个别是骗婚的情况,但大部分都是经人介绍,自由恋爱,婚后的家庭生活大部分都美满和谐,幸福有加。

我的一位堂哥,早年在边境口岸拉货,每天出入境好几次,工作的间隙结识了我堂嫂,两人感情慢慢升温,直至走入了婚姻的殿堂,生下三个孩子,日子过得和和睦睦,羡煞屯里不少单身汉。

大部分边民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经济林,清理完自家山头上的杂草后,挖坑种上桉树苗、松树苗和杉树苗,刚种植时定期施肥,再清理两年杂草后便可置之不理,大约十年便可整座山的林子卖掉,获得丰厚的回报。

我们最害怕的就是遇到台风天,树木很容易被狂风吹倒,边民们害怕台风吹倒自家的树木,拿着绳子去把自家的树拉向两边固定住,防止大树折倒。

附近几个镇的街日有固定的日期,我们镇是逢农历一、三、五为边民赶集的日子,这时去逛街的人会比较多。隔壁镇的街日则是农历二、四、六,边民们去逛街比较喜欢在特定的街日去,街日里便会热闹一些,有时还会碰到许久不见的亲戚和朋友,可以坐在小饭馆里喝两口叙叙旧。

生活在边境地区,去县城逛街都要随身备上身份证,因为有许多从边境偷渡出来的越南人,在县城附近设置有一个二级边境检查站,检查比较严格,要求大部分人出示身份证件,严查偷渡行为。

我们村是一个大村,村里许多人会买来小车往返于县城与村里之间载客,全部是黑车,但是极大的方便了出行的边民,路边举手一示意,前来的车子便停在面前,将近百公里路程仅收费30元车费,边民们认为很方便实惠,但这引起了镇上许多出租车和班车司机的不满,因为这使得他们客源少了许多。

青年男女们喜欢去县城玩,而老年人却比较喜欢去镇上逛街,每一个街日,镇上看到的很多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,他们晕车加上觉得车费贵,因此不太乐意去县城,最喜欢去镇上赶集。

小镇上有许多特色美食,有许多越南边民出来卖一些越南美食,比如屈头蛋,越南方粽,还有越南春卷,这些食物很受中国边民的欢迎,我也很乐于品尝。

有不少边商在镇上做生意,他们许多人是来自广西玉林,依托口岸优势,做药材贸易,他们在小镇上租用边民的房子做仓库,招收很多越南青年做工人,帮他们装货卸货,因此街上随处可见忙碌的越南工人。

边境的口岸经济发展很快,隔壁镇的口岸升级后旅客也可以出关旅游了,并且我们镇也增开口岸,新建设高速路,大力打击走私行为,肉眼可见的感受到口岸贸易会迎来更大更好的发展。

我们边境的房子全是两层结构,少部分边民家的房子受越南审美影响,带有一点越式建筑的特色,边民们其实不太追求好看,最主要的是实用性,要大,大才能装更多的物品,也更有面子。

许多人建房子喜欢找越南的工程队,工头是中国人,工人全是越南人,他们建房子话少而手脚麻利,雇用他们需要花的费用比较少,因此不少人喜欢找他们建房子。

边境上出来打工的越南人很多,大部分主要是做砍甘蔗的工作,包一日三餐,一天150元,刚过完年蔗农们就到处寻找越南人帮他们砍甘蔗。

还有一些边民喜欢雇佣越南人帮清理山上的杂草,一座山头直接给予几千块钱,清理掉杂草后,挖坑种树。

短短十年,边境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,边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,我亲身感受到家家户户的电视从锅盖接受信号到如今的液晶电视机,从少量家庭一辆摩托车到现在每家都有摩托车,大部分家庭有小汽车。从前一遇到暴雨天就停电两三天,到如今台风天都不会停电,并且电力很充足,很多人买上冰箱、热水器和空调来使用,我们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好。

我们生活于边境,作为边民,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劳动,加上国家政策的惠及,我们有去口岸工作的边民,有靠山吃山的边民,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着过上更美好、更幸福的生活。


上一篇:国内有哪些好的(排名高的)中外合作办学项目?
下一篇:新加坡入境規定2022》最新疫苗限制/隔離政策/入境卡手續要求整理

Copyright © 2012-2018 亿兆-亿兆体育器材物流中心 非商用版本

平台注册入口